加密貨幣的十週年,也許正是區塊鏈技術覺醒的開始
Captain Hiro/張詠晴編譯
2019-01-03 14:19

(圖片來源:pixabay)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發展的這十年,對那些「傳統又古老的金融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必須回到區塊鏈的本源,忘記它「僅僅是一款軟體」或者是「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中本聰的白皮書可能並不是它的開始。在我們慶祝Timothy May(一位技術員)的日子裡,我們必須認識到今天的人們正在實現一些30年前就開始醞釀的想法。

 

因此,比特幣步步高不是憑空創造的。中本聰發現互聯網缺乏儲存和轉移價值所需的一些基本功能。它缺乏一種可強制執行的本機身份形式,在沒有正式時間戳的情況下,透過統一的方式對資訊進行排序,而且它還缺少用戶端工作站-伺服器體系結構的一些替代方案,以避免由單個實體為服務的所有用戶進行價值的儲存。

 

無論如何,中本聰都提出了克服上述問題的可行方案。中本聰提出的方案是價值管理環境網路中產生的一種突變,正是由於這種突變,整個系統才得以進化。

 

在過去,當銀行透過創造更多貨幣並承擔更多風險來擴大其資產負債時,一些思想家引入了狹義銀行的概念。這種關於銀行作用的另類觀點,本可以讓我們免受過去10年一些重大金融問題的困擾。

 

狹義銀行也被稱為安全銀行,它是指銀行所起到的作用更小。狹義銀行將限制銀行持有流動性和安全的政府債券。貸款將由其他金融中介機構提供。也就是說,存款和支付活動將與金融中介活動分開。

 

狹義銀行需要一種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它能讓銀行擺脫以存款形式創造電子貨幣的角色。

 

加密貨幣發展的十年表明,電子貨幣可以不以商業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並且可以在商業銀行資產負債之外進行管理。

 

這一原則的應用,可以讓銀行不再擔任貨幣創造的角色,從而讓它們回到成為真正中介機構的時刻,在沒有巨大的資產和負債的前提下,幫助那些有錢的人來妥善管理風險,並為實體和數位經濟提供服務。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加密貨幣第一個十年的結束,也許正是區塊鏈技術覺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