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治理,其實是這三方相互制約達到平衡的過程
Nate Maddrey/藍狐筆記/朱古力超人/張詠晴編譯
2018-11-29 14:35

 

區塊鏈治理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很多人主要著眼於區塊鏈的技術,不過區塊鏈最頂層的設計其實是治理架構,其涉及到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的各種知識。

 

什麼是區塊鏈治理?

 

每個國家或者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治理系統來創建、更新和執行法律。區塊鏈也都有自己的治理系統,不一樣的是在區塊鏈中代碼即法律。

 

區塊鏈中不需要規定什麼情況下才能發動戰爭(至少現在還沒有),但確實需要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規定如何更新代碼庫、管理初始資金和設定長期規劃。

 

代碼更新通常是為了提高系統安全性(比如比特幣的Segwit),或者提高可擴展性(參考以太坊的Casper),而這些代碼變化可能是有爭議的。區塊鏈還需要一個管理資金的流程,確定如何激勵維護工作和協議更新。總的來說,這些流程的制定都屬於區塊鏈治理的範疇。

 

現代西方民主政府通常有三個分支:立法(Legislative)、司法(Judicial)和行政(Executive)機構。區塊鏈沒有正式的政府部門,但也有相當於三個分支的組織。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政府部門與區塊鏈治理組織之間存在許多差異。

 

區塊鏈中的相互制衡

 

區塊鏈治理是核心開發人員、全節點和基金會之間,相互制約平衡的過程。軟體開發人員可以發布新代碼,但除非全節點實現這些更改,否則更改將不會生效。

 

全節點依賴於軟體開發人員來構建和發布改進協議所需的更新,但如果他們不同意核心開發人員的決策,他們可以創建一個有爭議的硬分叉。

 

基金會可以透過決定哪些核心開發人員,來支持並影響路線圖和協議的總體方向,但如果沒有核心開發人員和完整節點的支持,它就無法實現願景。

 

第四個分支

 

還有一個分支對區塊鏈治理施加影響:代幣持有者。儘管代幣持有者通常不直接影響更新區塊鏈的過程,但他們可以透過選擇是否使用加密貨幣,而造成間接影響。

 

例如,如果核心開發者和全節點都同意,而絕大部分代幣持有者不想接受這次更改,那麼代幣持有者可能會集體拋售代幣,並使整個系統陷入混亂。「人民」通常被認為是治理的第四個分支。同樣,代幣持有者可被視為區塊鏈治理的第四個分支。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治理的三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