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幣是代幣而非貨幣!盤點央行總裁楊金龍分析虛擬通貨的5個觀點
何渝婷
2019-06-21 12:15

(圖片取自中央銀行)

 

昨日在中央銀行召開的理監事會中,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到,臉書幣是一個代幣,而非貨幣。若發行成功,將對全球支付產生重大影響,涉及到的匯兌問題層面更大,所以各國央行的監管態度將是關鍵。

 

社群媒體平台Facebook於6月18日,發布加密貨幣「Libra」的白皮書,並預計最快在2020上半年推出此幣。

 

全球社群龍頭將手伸進加密世界,立刻引發各界正反兩面的討論。除了支付業者Visa、Mastercard、PayPal、叫車平台Uber、電商平台eBay、串流平台Spotify等多家企業,表態響應「Libra」計畫。各國央行、官員也紛紛表達其審慎,甚至是警戒的看法。

 

央行作為貨幣政策最高主管機關,楊金龍過去曾多次對虛擬通貨發表相關看法。

 

虛擬通貨的七大問題

 

楊金龍在去年8月對虛擬通貨取代法幣「說不」,並提到虛擬通貨有7大問題,使之無法獲得市場普遍信任。其中包括無法調節貨幣供給、價格波動過大、效率低、挖礦耗能、硬分叉導致虛擬通貨貶值、容易求償無門、易被有心人士利用。

 

虛擬通貨充其量為加密資產,而非貨幣

 

楊金龍在去年8月參與「金融科技生態系」高峰論壇時表示,虛擬通貨所營造的信任機制,有賴於良善的網路參與者掌控大多數電腦算力,且每個使用者皆須遵循虛擬通貨的協定,驗證所有交易。

 

不過一旦有心人士控制半數以上的電腦算力,即可惡意操控整個系統,若市場對其失去信任,虛擬通貨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所以目前來說,虛擬通貨尚難以取代中心化機構的貨幣。 

 

央行持觀望態度

 

楊金龍在去年10月赴立院進行央行業務報告時指出,央行對虛擬通貨始終抱持觀望態度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台灣在虛擬通貨的規模,仍遠低於實體貨幣、股票、房地產、債券、衍生性商品等資產;二是虛擬通貨不具備現行貨幣體制的信任機制 ,容易被有心人士用來投機炒作。

 

是否發行央行數位通貨

 

楊金龍在今年3月進行央行業務報告,指出台灣目前並無發行央行數位通貨(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的迫切性。除了台灣的零售快捷支付系統發展快速、民眾尚無現金使用減少的情況,也因考量到CBDC在技術、資安、政策、使用者隱私等問題,所以對此仍抱持審慎觀望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