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是泡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麼說
36氪/採訪:鄭銦、高涵;撰文:鄭銦/張詠晴編譯
2018-12-04 09:00

 

「新技術革新時泡沫與機遇並存,核心在價值認同。」

 

面對經濟學家,人們常喜歡請他們基於經濟學理論對未來進行預測。而對此,坐在我們面前的諾獎得主托瑪斯·薩金特教授,最愛說的則是「我不知道。」

 

對不少人來說,薩金特這個名字或許還比較陌生,然而他的金句卻在這兩年廣為流傳_「中國創新速度是美國的三倍」;「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關注強勁的驅動力」;「人工智慧就是統計學」。

 

托瑪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 是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袖人物,為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與盧卡斯、巴羅和華萊士一起開創了理性預期學派,研究利率的期限結構、工資性失業、經濟大蕭條等重大問題。2011年,因「對宏觀經濟中因果的實證研究」,托瑪斯·薩金特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近年來,薩金特教授頻頻造訪中國,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中國行動互聯網創新能力的感嘆,2017年更加盟了中國北大匯豐商學院,擔任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

 

近日,薩金特教授在「36氪WISE 2018新商業大會」上,圍繞著「創新和企業家精神」進行了一場演講,從經濟學、科學發展視角闡述了創新來自「人與人間的連接」、「大數據帶動互聯網及未來智慧時代發展」、「企業家精神來自零數據」的觀點。

 

怎麼理解「企業精神來自零數據」?如何看待技術革新中產生的「泡沫」?如何在市場泡沫破碎前覺察端倪?正在發生的智慧時代,「AI就是統計學」這句話是否仍舊適用?圍繞著這些問題,《36氪》在會後對薩金特教授進行了專訪。

 

1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瑪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

 

企業家精神 :「在未知狀態下創造」

 

芝加哥學派創辦人法蘭克·奈特(Frank Knight)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曾如此描述企業家的本質:「現實的經濟過程是由預見未來的行動構成的,而未來總是存在不確定因素,企業家就是透過識別不確定性中蘊含的機會,並透過對資源整合,來把握和利用這些機會獲得利潤。」

 

在這一理論的影響下,薩金特教授提出了「企業精神來自零數據」的觀點。「零數據」一方面指企業在創立之初資源匱乏;另一方面則是指初創企業會推出具有顛覆性的產品和技術,在此過程中「沒有一個模型可以依靠,去預測機率」,因而在產品技術和市場間,蘊含著大量不確定性。

 

在薩金特教授看來,企業家最令人欽佩的地方就是「在未知的狀態下創造,從零數據起步承擔風險」。以賈伯斯為例,在初代iPhone面市時,少有人能預測人們是否對智慧型手機有需求,而iPhone則成功地將顛覆性創新技術變為市場可接受的消費品,這就是企業家帶給市場的驚喜。

 

技術革新泡沫 :「核心在價值認同。」

 

毋庸置疑,蘋果是卓越的,然而能夠跨越技術和市場之間鴻溝的企業卻寥寥無幾,成功的人贏得市場,跌落的則淪為「泡沫」。

 

其實,在每一個新技術產生時都是機遇與「泡沫」並存的,比如1998年的互聯網和2018年的區塊鏈與虛擬貨幣。

 

多年學習和工作於矽谷,薩金特教授曾親歷互聯網「泡沫」期。當年,他史丹佛的學生和同事們大多沈浸在互聯網創業的狂熱中,然而95%以上都以失敗告終。

 

但是,失敗並不意味著「泡沫破碎」。在薩金特教授看來,這恰恰是創新過程中「不確定性」的體現_「對於企業而言,風險是能透過數據集進行預測和衡量的,而不確定性則是完全未知的。」基於此,即便是經濟學家也無法對這樣的企業進行可信的估值,這也意味著不可能判斷是否存在真正的泡沫,更無從衡量好壞。

 

其實,學界對於「泡沫」的含義從未有過定論。薩金特教授和我們分享了40年前,史丹佛大學學者們對於「泡沫」的觀點: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點,市場上都會存在樂觀者和悲觀者,樂觀者選擇買入,因為他們相信可以賣給下一個樂觀者,這源於對價值的認同,而當對於價值產生異議時,泡沫也就產生了。

 

順著這個思路來看虛擬貨幣,薩金特教授解釋道:「客觀來說,所有貨幣都是泡沫,因為當一種資產交易價格高於基礎價值時候就是一種泡沫。我給你一美元,雖然它就是一張紙,但是因為你我承認其交換價值,使得這個價值得以維繫。一旦有人不認同了,價值共識鏈條也將斷裂。」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認為:新技術在被大眾接納前,在某種程度上都曾以「泡沫」的形式存在,而由此產生的投資,也是在市場上尋找對該技術價值的認同者,當越來越多人體會到並認同其價值時,這項創新才算跨越了鴻溝,反之則泡沫破碎。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Thomas Sargent:客觀來說,所有貨幣都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