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下)
白話區塊鏈 / 鍾佩慈
2018-09-11 15:15

三、區塊鏈進化史

 

從經濟學的角度觀察區塊鏈,會發現它的誕生,初始於互聯網社區之中。

 

區塊鏈的發展之路,是在自身升級和優化方面,遇到多種力量的博弈和制衡中,發展起來的。

 

區塊鏈之所以有著曲折複雜的發展道路,表面上是由於開源、去中心化等理念的突然爆發,究其深層原因,則是因為自由競爭和自由市場。

 

區塊鏈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其概念覆蓋了帳簿、貨幣、數位資產到智慧合約等多個面向。這種不斷開花、結果、進化的循環過程,就如下圖所示:

 

 

社區是比特幣的誕生地,比起自由而鬆散的社區形式,最近幾年誕生的區塊鏈公司,更為規範和專業,自然也具備了強烈的盈利目的。

 

區塊鏈公司在進入市場後,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在用戶看來,區塊鏈是免費、低成本的;而在區塊鏈的設計者和投資者看來,區塊鏈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

 

這是因為在區塊鏈的設計裡,不論是PoW還是PoS,都需要付出相應的資源,以換取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

 

這樣的設計原理,就使得區塊鏈系統的平穩運行,形成了一個閉環,這在學術上稱之為「奈許均衡點」。

 

「奈許均衡點」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信念和選擇的一致性,即預測的自我實現特徵。

 

簡單來說,如果所有人都認為一個結果會出現,那麼這個結果就一定會出現。

 

對於區塊鏈網路的運轉,如果只是依賴於價格投機的需求,來實現區塊鏈運行的「奈許均衡點」,使其像永動機一樣穩定運行,這是不現實的。

 

區塊鏈系統的穩定運行,還需要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從而激發更多用戶的積極參與,和正面推動,其網路系統才會運轉得越來越好。

 

結語

 

「傳統金融的信用,是建立在鋼筋水泥的大廈上,但未來的信用,是建立在區塊鏈的數據上。」

 

隨著區塊鏈技術日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社會也會逐漸完成從訊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過渡。

 

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區塊鏈技術建築起來的信用大廈吧!

 

上篇連結: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上)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