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界質疑,落魄以太坊能否王者歸來?
星球日報/秦曉峰/張詠晴編譯
2019-08-16 16:03

 

作為最早的公鏈之一,以太坊(ETH)曾被冠以「公鏈之王」的美譽。

 

ICO (首次代幣發行)狂潮退卻後,項目方開始大肆拋售 ETH,也使得 ETH 價格從歷史高點(1400 多美元)暴跌 80%。在今天凌晨一輪大跌中,以太坊跌破 200 美元壓力位,再破 190 美元關口,徘徊在 188 美元。

 

不少新韭菜在入場後,淪為「接盤俠」,痛罵以太坊是割韭菜的鐮刀。即便是今年 4 月開始的牛市行情,也並未帶動以太坊價格的大幅回升。看著以太坊的K線,抄底的韭菜們想問:以太坊還有救嗎?

 

除了幣價上的不如意,以太坊也在技術、社群治理等問題上遭人詬病,不少開發者轉向新的公鏈進行開發。

 

有人離開,也有人堅守。一些開發者認為,無論是用戶基數還是基礎設施的搭建,以太坊依然是目前最好的公鏈。

 

「多虧 ICO 破滅,不然很多人以為以太坊只能做融資。」開發者們表示,ICO 的破滅是以太坊由虛轉實的契機。

 

如今,開發者以及投資者們,都寄希望於 ETH 2.0。

 

以太坊還有未來嗎?ETH 2.0 能否成為以太坊重生的契機?

 

項目開發,質疑不斷

 

除了價格走勢表現不佳外,在新興公鏈此起彼伏的圍剿下,以太坊也受到了不少質疑:技術瓶頸、開發者流失、治理混亂以及 V 神的中心化。

 

1. 技術瓶頸

 

作為最早期的分布式通用計算平台,以太坊處理速度如今略顯不足,即 TPS(Transaction Per Secound,交易吞吐量)不高。

 

Etherchain.org 數據顯示,目前以太坊的 TPS 僅為 8.4,且一直恆定在這一數值附近。近一周來,以太坊全網未確認交易,始終維持在 3 萬筆以上。

 

相比之下,以太坊的競爭對手們則遙遙領先:EOS 與 TRON (波場)一般可以達到 50 以上,有時甚至可以達到好幾百。

 

「TPS 速度慢確實會有很大影響,」以太坊黃皮書翻譯者楊鎮表示,「比如遊戲中,你打對方一拳,你不可能等 15 秒等待這個數據打包吧,那肯定是沒法玩了。」

 

擁堵的以太坊,只能提高 GAS 費用以求打包交易。來自 coinmetrics.io 的數據顯示,目前以太坊 GAS 費用為 0.04 美元,呈現上升趨勢。去年最高峰達到 2.1 美元。

 

2. 開發者流失

 

從去年開始,部分開發者開始轉向其他公鏈,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上述提到的 TPS 以及懸而未決的技術瓶頸。

 

但開發者陳靜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開發者轉向其他公鏈,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公鏈的政策扶持。

 

「雖然一些公鏈的用戶基礎不如以太坊深厚。但對我們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哪裡給的扶持力度大,就去哪裡。」陳靜解釋稱,其所在公鏈會給 DAPP 項目開發者 10 萬到 50 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並為其聯繫媒體進行宣發。

 

此前,Tron 為了鼓勵開發者使用其區塊鏈,對項目開發者給予 10 萬美金額度的資金支持。去年 12 月在 Tron 上火紅的波場蝦農就是受此影響,從以太坊上遷移至波場區塊鏈。

 

相較之下,以太坊對於開發者可以說是比較苛刻的,並未推出具體的獎勵政策。

 

「以太坊基金會也會資助一些項目,但扶持標準不是公開的,普通的開發者也很難獲得,遠水解不了近渴。」開發者曾壯曾給以太坊基金會寫信尋求資助,但並未得到回覆。

 

3. 治理混亂

 

以太坊核心技術成員 Lane Rettig 曾發文表示,以太坊的治理已經失敗。

 

「我們實際上就是技術專家統治(technocracy):一小群技術專家(核心開發者)對協議更新有著最終決定權。」 Lane Rettig 解釋說,現如今以太坊面臨越來越多非技術領域的挑戰,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代表以太坊作出決定。

 

「核心開發者不想做出這些決定,因為他們自認能力不夠、害怕承擔法律風險,或者本身就習慣迴避衝突、只喜歡寫代碼。以太坊基金會不會做決定,因為他們害怕,往好裡說就是擔心偏袒某一方,往壞裡說就是害怕站邊(表達意見)。」Lane Rettig 說。

 

Odaily星球日報在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社群觀察發現,情況確實如此。一些技術型的文章,回覆率一般較高;但對於涉及獎勵機制以及管理的問題,一般回覆極少。這也許會讓開發團隊即便想改善治理,卻難以在社群收集意見。

 

這種無政府主義所造成的影響,便是以太坊的社群治理一直以來較為混亂。看似去中心化背後,卻缺少成形機制,導致效率低下,不利於項目推進。

 

此前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按照最初的計劃定於 2018 年 11 月進行。然而,由於社群始終未達成一直意見,推遲至今年年初。

 

即便如此,在正式硬分叉的前一天,還是出現了系統漏洞。其後,核心開發者們就漏洞修復問題,反復研究,項目再度推遲兩個月,直到今年 3 月初才順利完成分叉。

 

「以太坊更像是一群極客的自嗨。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做技術開發。」以太坊研究者杜思宇直言不諱地說,「今年秋天的伊斯坦堡分叉,能否按時進行還是一個未知數。」按照項目規劃,今年 10 月 16 日伊斯坦堡分叉將進行。

 

4. V神的中心化

 

和中本聰人間「蒸發」不同,作為以太坊靈魂與核心的 Vitalik Buterin (V神)對以太坊社群的一直起著主動作用。

 

在以太坊社群中,理論上所有人都可以發起提案,但 V 神的提案卻更容易受到重視。

 

「影響大是肯定的,因為他是創辦人,社群用戶包括粉絲,都可能將其神化,帶有一些個人崇拜。」楊鎮解釋,「這是人性,人性很正常吧。」

 

V 神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過大,從台前開始走向幕後研究。

 

「他現在自己在慢慢淡出,減少對以太坊社群的影響,」楊鎮如是說,「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搞一些 Paper(論文),去探討一些方向。他出 Paper,最後還是由社群投票決定。」

 

沒有 V神,以太坊究竟會如何發展?V神不知道答案,他現在只能繼續往前走下去。我們也不知道,只能靜待其發展。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公鏈之王遭眾鏈圍剿,落魄以太坊能否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