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比特幣價格起起伏伏的歷史,都與礦工命運密切相連
Cloudsun-Emily / 何渝婷編譯
2018-11-21 17:25

11月15日,在6300元美金附近徘徊許久的比特幣突然下跌,幣價一路跌穿6000美元降至5600美元。11月20日,比特幣下跌並沒有停止,一路下探最低跌至4300美元,目前報4432美元。

 

降落的比特幣價格震動了向來低調的礦圈,礦工們面臨著生死攸關的節點。當比特幣價格已經擊穿挖礦成本價,挖礦要繼續還是停止,要生存還是死亡,這都是礦工們要面臨的問題。

 

縱觀比特幣價格起起伏伏的歷史,每一次高漲的狂歡與下跌的殘酷,都與礦工命運密切相連,追溯礦工發展變幻,也體現著加密貨幣產業的興衰。

 

第一位比特幣礦工

 

2008年10月31日,一篇名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在互聯網上發布,文章作者叫中本聰。這篇看似不起眼的文章,詳細描述了如何在不需要交易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創建一套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體系。至此,中本聰開啟了另一個時代,比特幣誕生。

 

2019年1月3日,中本聰寫下一句話,這句話也是當天《泰晤士報》的頭版標題:「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同一天,中本聰在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創建了第一個區塊,並獲得了「首礦」獎勵——50個比特幣。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礦工,當時比特幣鮮有價值和知名度,挖礦難度也比現在小很多,據說,中本聰就是利用普通電腦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在第一版比特幣開源程式公布以後,中本聰更是一個人默默無聞地挖了一年礦。

 

然而,在數位貨幣大受歡迎的現在,大批「信徒」開始把這一天稱為「創世日」,而這個區塊也被稱為「創世塊」。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從小眾挖礦到大眾狂熱 熊市礦工迎來洗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