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會online】終於走進體制的高年級實習生!范雲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下一步
採訪:楊方儒、張詠晴/撰文:張詠晴
2020-03-05 17:00

「目前女性研究人員佔總體研究人員的39%,但卻只有24%拿到科技部預算補助,顯示學界中的性別生態亟需改善,科技部能不能在三個月內提出一個檢討報告給我,讓台灣的女性研究者能夠獲得更平等的學界地位與研究資源?」立委范雲在首次質詢時,鏗鏘有力地說道。

這是范雲當選不分區立委以來的第一次質詢,個頭嬌小、留著一頭俏麗短髮的她,在質詢台上卻是無所畏懼,字字懇切,亟欲把不公不義一次問分明。

從學界躍入政壇,再從社民黨籍區域立委參選人跳到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曾一度表態要參選台北市長的范雲,一舉一動,在進入立院前,就已受各界關注與討論。

2020大選前夕,原有意再度參選大安區立委的社民黨召集人范雲,在政壇投下震撼彈,表示將加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選舉。范雲在臉書發表千字文表示,從2016年在大安區與國民黨候選人以最小差距落敗之後,她一直蹲點深耕大安,然而,由於看到香港近期的情勢與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日益進逼,讓她必須放下個人選舉的成敗,決定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身份,前進立院拼搏。

多年前,她是野百合世代的學運領袖,爾後她成為了學術界與社運界的活躍人物,更肩負起致力於在體制外抗爭的社民黨主席一職;多年後,這位學運女俠成為了在國會中,眼觀八面耳聽十方的立法委員。

相較於綠營最年輕的立委賴品妤,年僅27歲就獲得黨中央提名,還有基進黨在台中驚奇勝選的陳柏惟,35歲就進入國會問政。范雲在學運成名得早,進入體制卻晚。

然而任憑30年時光推移,范雲關心公共事務的信念並未隨時間改變,以民進黨不分區第三名之姿走入體制內後,作為立院內的「高年級實習生」,范雲該如何從政治分歧與角力中,找到社會民主與政治之間的公約數?

從野百合學運領袖,到抗中保台的支持者

1990年3月台灣首次出現學運,這場以野百合為意象的學運,吸引了近6000位台灣大學生們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他們以廢除萬年國大為訴求,推動台灣政治改革。最終學生代表獲得了與中央對話的機會,也推動了台灣民主化進程。

時任決策小組成員及總指揮的范雲,即是這場學運中一顆亮眼的星星。

然而在野百合結束後,范雲選的路和別人不同,她攻讀研究所、博士,決定走學術路,也幾度婉拒從政,選擇在體制外推動性別平等、婦女參政、保障同志權益等議題,頻頻對各種陳舊體制提出批判、要求改革。

在社運這條路上走了許久,一直到2015年,范雲才集結一些朋友,共同籌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透過支援工會、社會運動、參與公職選舉等方式,在體制外推行「社會民主」理念。2020年,范雲又因為自覺必須結集眾人之力,來有效守護台灣民主,而甘於進入國家政治體系。

「在守護民主的部分,我們不只要關注中國因素,也必須面對轉型正義議題!」說起自己決定放下區域立委選舉,加入民進黨的緣由,范雲語氣篤定,她強調,2020年是抗中保台的關鍵一役,因為渴望讓過去30年間所爭取的民主繼續被守護,她決定轉換戰場,到民進黨內部繼續推行過去她一直在社民黨內推行的社會民主理念,也希望為台灣政治創造更好環境。

然而當選之後,首先要面對的,是由體制外走入體制內的必須適應的衝擊。

「立院有其無效率的部分,但也有高效率的部分,其中高效率的部分很驚人,若不全力以赴,速度會快到你無法參與!」范雲以日前備受討論的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為例,表示從廣納各黨派意見、權衡各項法規、有效分配資源等瑣事,皆在一天之內完成來看,執政黨確實有要改革及提升效能的決心。

同時,如今立法院內「無效率」的部分也不少,像是新國會開議,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便提出了廢除國是論壇的主張,期望讓各部會將時間做有效運用。范雲強調,國是論壇作為一項舊時代的產物,僅僅是立院內諸多沉痾的其中一項,期望未來藉由朝野之間的更多討論,讓國是論壇不再只是表演的場合,並提升立院議事效率。

在近距離觀察政治後,范雲也漸漸開始理解作為執政黨的難處,「抗爭者往往只要提出進步主張,不用想要如何落實,但執政者則必須要關心議題的落實方式,以及有哪些議題必須放在優先。」

即便理解,范雲也並未頹喪卻步,多年來和大安區選民溝通,以及和學生對話的經驗,讓她能果斷決定該用什麼方式來推進法案,例如耐心向各方說明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了解這項法案現在位於立院內的哪個部門,「如果這件事政府正在做,就要給他們一點空間,若他們無法做到,就要試著了解他們的難處再找到解方,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對症下藥,才會真正有效果!」

范雲不諱言,如今執政黨內當然存在許多不完美之處,但也是因為看見了自己的理念在民進黨內存在一定發展空間,她願意先帶著理念去嘗試新職務。

帶著理念而來

在訪談中,范雲多次強調了「社會民主」的理念。而社會民主強調的是,不管城市或偏鄉,皆可享有應有的教育機會;不管人民有錢沒錢,都可以在台灣過想要的好生活,追求想得到的幸福。

范雲說,自己關心的議題很多,但都不脫想要落實更好的社會民主,而如今自己順利進入教育文化委員會,便會先從教育念開始著手,試圖從培育下一代做起,從各個層面來打造更好的社會民主環境。

由於具備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資歷,范雲成為了民進黨這次在教育文化委員會中,唯一具有高教背景的立委。已在學界累積了多年經驗的她,也十分期待能將自己多年來的觀察與見解,落實在政策裡。目前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與產業界、NGO、民間團體等對話之外,范雲對於之後要陸續推出的立法,也有了清晰方向。

*完善私校退場機制

目前私校品質普遍不彰,且學費越來越高漲,范雲觀察到,喊了很久的私校退場機制之所以無法落實,無非就是因為其涉及到土地、收入來源等龐大利益,而要順利修訂相關法律,就必須善用執政黨的優勢,從說服黨團做起,再一步步把大學是否應該減招、關閉部分私校、完善技職教育等相關配套完善。

*同性婚姻配套機制

即便在去年5月,台灣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同性婚姻家庭在收養程序上,仍需面對許多難題。例如目前台灣收養法規規定,目前只有單身者可以作為繼親收養子女,然而由兩男或兩女組成的同性家庭無法共同收養子女,此舉等同於變相歧視。

范雲指出,縱然相關立法仍需時間通過,但已可透過展開討論,讓NGO開始提出倡議,未來她也將致力於完善同性婚姻配套機制,在性別議題上持續努力。

*推動轉型正義

由於2018年9月,時任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副主委的張天欽,遭到錄音爆料,引發「東廠事件」,促轉會的任務原本將在今年5月底到期,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上月質詢時提到,考量到促轉會的階段性任務尚未完成,因此將同意讓促轉會再延長運作。

長期關注轉型正義的范雲表示,轉型正義是台灣社會民主化的最後一塊拼圖,因此促轉會的持續運作確實有其必要性,不能因為少數人就因噎廢食,因此她支持立委介入並監督政府,促成相關檔案解密、公開,也希望加速轉型正義腳步,讓當事人可以在去世之前得知真相,讓正義得以伸張。

在教育方面,范雲也主張從修正課綱開始做起,讓學生有知道蔣介石的功與過的權利,甚至進一步將銅像搬離校園,「如果我們的下一代不了解過去威權歷史,對人權造成的傷害與痛苦,就不知道要珍惜民主。千萬不能等到失去才後悔,到時候就沒有回頭路了!」

讓更好的民主真的被實踐

知識淵博的范雲關心的議題甚廣,信手捻來都是生活中的實例與當今社會面對的挑戰,大至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勞權議題,小至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然而她談最多的,還是台灣民主政治目前面對的困境。

從台灣的憲政體制來看,最現實的困境就是小黨生存不易,因此過去第三勢力必須整合才有機會翻盤,那麼在小黨崛起、新人輩出的2020年大選,台灣政治又面臨了何種困境?

范雲低頭尋思半晌,緩緩說道,此次大選中小黨崛起,整體來說對於台灣民主競爭是一件好事,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反思,對於小黨來說公平的制度,是不是真的一定對於年輕人公平。

「即便在小黨中,也必須要是具備明星色彩,且相對有資源的人才會出線。這讓很多好的特質跟好的主張,難以在選戰中被看見。」

范雲指出,自己在過去五年內,積極協助年輕人參選,在看見了年輕人熾烈燃燒的熱情之外,也同時看見年輕人參政必須面對的諸多障礙,以及如今民主政治體制的不平等。

「我認為應該要改變民主競爭規則。」正如當年太陽花成功喚起了社會的公民意識,以及與對服貿議題的關注,范雲相信,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如果不去做永遠都不會知道障礙跟結果,因此對於她來說,只要持續為公平的遊戲規則努力,堅守社會民主理念,那麼無論身處大黨或小黨,終究是殊途同歸。

「我希望讓更好的民主運作方式真的被實踐!」無論政黨的立場為何,范雲仍用她的方式在拼搏,因為只要開始行動,台灣社會就有改變的可能,這或許也是野百合、野草莓到太陽花,乃至每一場抗爭或社會運動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