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央行數位貨幣」會是未來的央行貨幣嗎?
碳鏈價值 / 何渝婷編譯
2019-09-30 09:39

如今,私人公司發行的穩定幣,正在不斷蠶食傳統貨幣市場(比如現金和銀行存款)。隨著穩定幣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政策制定者已經無法坐視不管,他們也不得不拿起監管「大棒」,來實施仲裁。監管者的規則和行動,將決定穩定幣最終如何在日常支付交易中使用(比如支付一杯咖啡的費用),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決定會影響整個金融行業的架構及風險。

 

在此前部落格文章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穩定幣是一種能夠輕鬆交換的加密貨幣,而且通過與現金錨定,獲得最小的價格波動性。消費者可能會快速接受這種全新、實惠、快速且用戶友好的全新貨幣服務,但同時這種服務也會存在明顯風險,需要立即採取措施進行監管。

 

法定貨幣的世界也在不斷變化,創新將改變銀行業和貨幣市場的格局。

 

一種可能的監管途徑是使穩定幣提供商,能夠使用中央銀行儲備金,這也為中央銀行如何與私人公司合作,提供一個藍圖——未來的數位現金,稱為合成央行數位貨幣(sCBDC),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第一份金融科技說明中所討論的那樣。

 

01監管勢在必行

 

穩定幣是否真的穩定,這件事目前仍很難說。對於穩定幣提供商來說,他們必須要為其債務(也就是自己發行的穩定幣)建構信任度,有些穩定幣提供商會使用相同面額的法定貨幣資產,一比一支持穩定幣。因此,如果穩定幣所有者想用自己持有的、價值10歐元的穩定幣,贖回10歐元面值的鈔票,那麼穩定幣提供商就必須出售資產,並「當場」支付現金。

 

問題是,如今市場上的穩定幣提供商能做到上述要求嗎?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取決於基礎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以及基礎資產是否完全支持流通中的穩定幣。如果穩定幣提供商宣布破產,還涉及到錨定資產是否受到其他債權人的保護。

 

如果穩定幣持有人想要出售自己的穩定幣,他們能隨時隨地取回自己的錢嗎?如果所有人試圖同時拋售他們持有的穩定幣,是否會讓市場感到恐慌?

 

監管就是要解決上面這些問題,並消除相關風險。因此,還有一種選擇,是要求穩定幣提供者擁有安全且流動的資產,以及足夠的權益,來保護穩定幣持有人免受損失。本質上,儘管穩定幣提供商不是傳統銀行,但監管者可能需要用傳統銀行的監管標準去約束他們——當然,我們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2中央銀行的支持

 

另一種解決方案,就是要求穩定幣提供商必須使用中央銀行儲備金來支持穩定幣,因為央行儲備金是最安全、流動性最強的資產。

 

實際上,這種解決方案已經在中國實施,比如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要求支付巨頭支付寶(AliPay),和微信支付這麼做了。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正在考慮要求金融科技公司使用儲備金,但同時也需要滿足一系列要求,比如遵守反洗錢法規、不同代幣平台之間要建構連通性、實施保護措施確保數據安全等等。

 

顯然,這麼做會增加穩定幣作為價值儲存的能力。但從本質上來說,這麼做其實又把穩定幣提供商變成了狹隘的傳統銀行,他們還無法提供貸款,而是作為一個持有央行儲備金的「外圍機構」,僅此而已。此外,一旦穩定幣與央行儲備金掛鉤,他們與商業銀行爭奪客戶存款的競爭將會加劇。

 

但是,穩定幣與央行儲備金掛鉤也有其他明顯的優勢,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穩定性,因為此時支持穩定幣的資產,是最安全、最具流動性的。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具有監管明確性,一旦穩定幣與央行儲備金掛鉤,意味著將完全適合現有監管框架。此外,由於與央行儲備金掛鉤之後,所有交易都會由中央銀行進行結算,因此不同穩定幣之間交換也會更加流暢,繼而增強了穩定幣提供商彼此間的競爭。其他優勢還包括:

 

1、如果穩定幣提供商已經在市場形成了壟斷地位,但他們掛鉤的不是本國貨幣,因此會難以監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穩定幣與央行儲備金掛鉤,則能獲得支持本國法定貨幣的支付解決方案。

 

2、通過使用與央行儲備金掛鉤的穩定幣,能夠讓央行有效緩解選擇替代貨幣的壓力,假如中央銀行也為穩定幣提供商所持有的儲備金提供利率,那麼貨幣政策傳導性就會變得更好。

 

03下一步:央行數位貨幣

 

如果穩定幣提供商將客戶資產保存在中央銀行,意味著客戶其實是間接持有了央行債務,而且他們使用穩定幣所進行的交易,其實也應該被看作是央行債務交易——這其實才是「央行數位貨幣」的本質。實際上,貨幣就是發行方的債務,穩定幣也是如此,所以客戶資產必須受到保護,以防止穩定幣提供商破產。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合成央行數位貨幣」(syntheti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可能會比需要參與支付鏈多個環節的原生央行數位貨幣更成熟、也更有優勢。對於中央銀行而言,原生央行數位貨幣即昂貴又具有風險,因為這會把中央銀行推到很多陌生的領域裡,比如品牌管理、應用開發、技術選擇、以及客戶互動等。

 

合成央行數字貨幣(sCBDC)其實算是一種「公私合作」模式,中央銀行將專注於其核心功能建設:提供信任和效率;而作為穩定幣提供商,私人公司會在適當的監督和監管下處理其他工作,並盡其所能地實施創新、與客戶互動。

 

當然,中央銀行是否願意參與進來,並選擇「合成央行數位貨幣」是另一回事。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近的一份工作文件中所討論的那樣,每個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會權衡支付系統的穩定性、金融包容性和成本效率,並評估利弊。不過對於那些,希望提供數位貨幣作為現金替代品的中央銀行而言,他們其實應該將「合成央行數位貨幣」作為一個潛在的選擇。

 

「合成央行數位貨幣」會成為未來的央行貨幣嗎?現在似乎還很難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法定貨幣的世界一直在不斷變化,創新也將會改變銀行業和貨幣市場的格局。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IMF雄文:「合成央行數字貨幣」會是未來央行貨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