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是區塊鏈發展的助攻,而不是阻礙
陀螺財經 / 何渝婷編譯
2019-01-03 08:00

2018,區塊鏈在崎嶇中前進,從ICO爆發到快速殞落再到STO興起,從公鏈之爭到Dapp之爭,從紅火牛市到寒冬熊市,從監管模糊到相關監管法規出台,從去年春節三點鐘無眠的狂歡到如今比特大陸裁員700人的落寞......這一路看起來並不美好,但儘管如此,整個2018年,區塊鏈在牛轉熊中,還是走向了自己需要前往的目標——創造真正的產業價值。

 

區塊鏈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監管是區塊鏈發展的助攻,而不是阻礙

 

2018年,全球區塊鏈監管由鬆轉嚴,當然更多嚴厲的監管政策針對的是虛擬貨幣。

 

最明顯的是,對ICO項目的監管,總體來看,目前對於ICO有著明確規定的國家並不多,但正在加強及計劃出具體監管ICO政策的國家卻越來越多。

 

美國SEC對於ICO有著非常嚴格的合規要求,並多次調查及查封先前不合格的ICO項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布ICO合法性綜合指南,對ICO進行法律約束;日本金融廳(FSA)將加強ICO的限制,要求ICO的企業經營者需在該局註冊;台灣「金管會」表示最早將於明年6月制定ICO監管辦法;馬來西亞正在制定ICO及加密交易所監管框架。

 

而在全球經濟下行、ICO監管加嚴、多個空氣ICO項目被揭發,投資者日漸理智等因素影響下,目前ICO已經涼得差不多了,據icodata.io數據,2018年12月ICO總融資額近乎於零。

 

除了ICO,針對STO及整個加密貨幣的監管都呈現出越來越嚴格的趨勢。

 

儘管對於區塊鏈產業,很多國家都推出友好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但同時,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場景——加密貨幣的發展無疑會阻礙到整個產業的發展。

 

拿中國來說,2017年下半年的嚴格政策不僅直接性影響了2018年初的加密貨幣市場走向,還影響了後續區塊鏈產業的投入程度與整體發展,導致區塊鏈整體的進展趨於保守務實緩慢。

 

但事實上,長遠來看,監管加嚴可能會限制數位貨幣的繁榮,但決不會是區塊鏈發展的攔路虎。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匿名保密性,決定了它很大機率會被不法分子拿來做違法的事情,尤其虛擬貨幣涉及到錢,不加以監管,很可能會變成大型犯罪現場,吳忌寒也曾說過:沒有監管的金融活動都是惡夢的開始。如果中本聰沒有反社會人格,那我認為他應該不希望區塊鏈變成人類的惡夢。

 

所以,監管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引領區塊鏈走向正途,方向對了,才有所謂的可持續發展。

 

很多人覺得ICO的死亡,是以太坊的災難,但我覺得對於以太坊來說,失去ICO的支持,它才更可能努力成為它最先想成為的樣子——成為一個世界級的Dapp應用平台,走到更高的位置,而不是淪為輔助不良分子賺錢的工具。儘管以太坊付出的代價很大(ETH暴跌),但付出巨大代價往往能讓它收穫更多,ICO的衰落某個程度上催促了以太坊提升改變自己。

 

另一方面,技術是走在監管前面的,我們高估了監管對區塊鏈發展的影響。

 

比特幣火了,ICO火了,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才隨之出現,這說明技術是走在監管前面的,所以監管往往是滯後的,我們高估了監管對區塊鏈發展的影響。

 

UOC開源社群賈可認為,所有的有效監管都有一個基本的特徵,就是不能違背技術發展的方向,也不能消滅一個已經出現的技術,技術只要一出現,它就無法被消滅。

 

確實,對於新興技術,政府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服務者,而不是消滅者,他們理解、支持甚至促進技術發展,讓技術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技術與監管的關係本質上更像是經濟與政治的關係,經濟決定政治。若區塊鏈技術透過落地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那麼,監管是不可能限制區塊鏈的,反而會推動。

 

所以,監管是區塊鏈發展的助攻,談不上阻礙(也阻礙不了),真要說阻礙,那阻礙的只是部分不在規則內的企業,而不是整個產業。而監管的落地、細化、加嚴更是利於整個產業走向規範與透明,扼殺投機者賺錢走人的不良苗頭,鼓勵腳踏實地幹事者帶領區塊鏈走向應用落地。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為什麼說區塊鏈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