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kt期貨交易量創新高!說好的牛市將慢慢到來?
Odaily星球日報 / 何渝婷編譯
2019-10-14 18:40

自從大約三周前推出以來,Bakkt實物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交易一直受到低迷交易量的困擾,雖然現在出現了一些復甦的跡象,但這種趨勢能否保持下去似乎還需要更多耐心。

 

在紐交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的支持下,懷揣著推動比特幣成為主流的巨大使命和抱負,Bakkt比特幣期貨交易所,已經於上個月正式啓動。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

 

Bakkt業務推出之後,並沒有如預期那樣火爆,而且交易量持續低迷,一些分析師甚至表示,其糟糕的開端是導致近期比特幣市場暴跌的原因之一。然而,在經過了最初幾天的平平表現之後,洲際交易所期貨平台上的月度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的交易量,開始顯現出了活躍跡象,上週三(10月9日),Bakkt期貨合約交易數量創下了224份的歷史新高,比前一交易日猛增796%(前一日僅有25份合約易手)。

 

可就在人們以為Bakkt業務將有所起色的時候,他們的交易量又迅速下降,並且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10日上午8點45分達到最低點,然後才開始慢慢回升,在Bakkt月度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的交易平台上,只有80份合約。

 

加密衍生品平台Interdax技術長Charles Phan解釋稱,Bakkt期貨合約先揚後抑,可能是交易員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拒絕Bitwise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做出的反應,他說道:「現在的結果非常明顯,交易量又回落了。」

 

此外,做市商也可能在跨交易所轉移資金方面發揮了作用。Charles Phan補充表示:「當有人在一個交易所與做市商進行交易時,做市商可能還會避險另一家,因此跨交易所的交易量其實是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Bakkt是做市商活動的受益者,因為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對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決定後,Bakkt從交易員那裡獲得了資金。」

 

回歸常態對Bakkt而言困難重重?

 

在其他交易所,回歸正常營業可能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是,在Bakkt,這是有問題的。

 

截至本文撰寫時,平均每天有139份月度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在Bakkt上交易,每份合約的交易額為1 BTC,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在該交易所交易了139 BTC。與此同時,Bakkt的競爭對手CME Futures Group的交易量卻高得驚人。今年七月,這家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下,比特幣期貨月度合約交易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為了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他們甚至將月度合約的頭寸限制增加了一倍。

 

實際上,就在Bakkt創下交易量歷史新高的當天,他們與芝商所之間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投資者在芝商所平均交易了5212份比特幣期貨合約,每份合約的交易額為5 BTC。這意味著,當Bakkt創下歷史最高交易量(224份期貨合約)的當天,芝商所平均交易了26,060 BTC。

 

為什麼Bakkt的交易量會那麼低?

 

過去,交易者資金流入到芝商所被解讀為一種跡象,即: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期貨感到滿意。但是現在,機構投資者對Bakkt的沈默,似乎令人感到困惑。

 

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Bakkt的期貨合約是以實物結算的,這意味著,交易者在合約到期時會收到實物比特幣;而另一方面,芝商所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是以現金結算的,這意味著交易者在合約到期時,會受到與比特幣價格相當的現金。

 

去中心化市場預測平台CloseCross創始人兼執行長Vaibhav Kadikar解釋說:「就現在來看,現金結算對投機性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那些投機性投資者更多地選擇投資芝商所比特幣期貨合約,以獲得現金收益。鑒於現金結算的比特幣期貨合約往往會吸引更多的投機投資者,因此市場需求也會更高。」

 

以現金結算的比特幣期貨合約,也指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根本性問題。

 

知名交易平台e投睿(eToro)高級市場分析師Mati Greenspan表示:「在我看來,華爾街仍然不瞭解,以實物結算的比特幣期貨概念。Bakkt合約最重要的吸引力之一,就是你可以擁有比特幣,這是一種稀缺資產,而且合約到期之後會大幅升值。」

 

不僅如此,比特幣所有權和合約期限,可能是Bakkt交易量走低另外兩個主要原因。到目前為止,Bakkt沒有公開可用的,有關交易所每日比特幣期貨合約交易量的數據,但據Mati Greenspan透露,這一數據「非常低」。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因為Bakkt的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不適用於加密貨幣礦工的避險工具。Mati Greenspan最後總結說:「期貨合約的本質是針對礦工的,礦工希望利用比特幣期貨合約,避險生產成本並鎖定利潤,而這並不是每天都能有效做到的事情。」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Bakkt期貨交易量創新高 說好的牛市慢慢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