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癌症已經連續39年為國人死因之首,而我們每年的新發癌症人數也超過11萬人大關。2017年,FDA核准了針對病人免疫細胞的免疫抑制劑Keytruda,此為第一個不是針對癌症部位,而是針對病人免疫系統的特徵而核准的藥物,這也代表著人類對於藥物的認識及治療方法,進入了新的里程碑,從傳統的對症下藥來到對人下藥。
陳柏翰指出,傳統對症下藥的臨床反應率為25%,當我們尊重個體化差異進行對人下藥,臨床反應率會增加到60%以上。
而在此一基礎之上,精拓生技開始思考,不管是對症下藥還是對人下藥,所有的藥物都還是必須投到病人身上才知道有沒有效。能不能找出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到病人更多?如果可以創造一個替身來當作病人,讓病人不要再用自己的身體來以身試藥,那是不是能縮減找尋適當藥物的時間,也使治療更有效率呢?
「其實替身醫療的概念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過,最常使用的就是幫助原位腫瘤病人進行藥物測試,但仍有其先天上的限制,比如有些病人已經到末期了、腫瘤所在的部位、病人年紀太大或太小等,都可能成為不適合開刀的原因。」陳柏翰表示,近年來比較流行取代原位腫瘤切片的就是液態切片,其主要以血液檢體為主,病人血液裡面會存留一定程度的癌細胞,如果這些癌細胞可以拿來做成生物樣本,幫助病人找尋藥物,那是不是很棒呢?
可惜目前國內外團隊的研究成果,都還是專注於單一的癌別,而且他們拿來做建立病人替身模型的成功率還是偏低。
所以精拓生技致力於搜集各種癌別的病人檢體,並且培養出體外模型來進行藥物測試,而且不管是標靶藥物或化療藥物,都可以透過EVA Select腫瘤分身抗癌藥物檢測系統來進行測試分析,減少時間的耗損,也有效降低無效用藥的可能性,為個別病人制定個人化的精準治療策略。
替身醫療與基因檢測會是競爭對手?
精拓生技所做的事情屬於精準醫療,而大家對於精準醫療的認知大多在於基因檢測,所以陳柏翰曾聽過不少人質疑,他們與基因檢測會不會是競爭對手的關係呢?
「我們認為,跟基因檢測搭配不僅能夠達到精準醫學,還可以做到個人化的精準醫學!」陳柏翰指出,不管是用病人的癌細胞建立模型還是基因檢測,這兩項技術的最終目標都是幫助到癌症病人,所以他們的共同敵人只有一個,就是癌症。
對於基因檢測有辦法找到藥物的病人,精拓生技可以進一步限縮到藥物的選擇,從精準醫學達到個人化精準醫學;而對於在基因檢測中找不到藥物的病人,只要精拓生技能夠培養出癌細胞,還是有辦法幫病人找出用藥的機會。
另外,替身醫療與基因檢測最大的差異是,大部分基因檢測還是以找尋標靶藥物為主,而EVA Select腫瘤分身抗癌藥物檢測系統除了標靶藥物可以測試之外,還能夠測試化療、賀爾蒙等藥物。
加入自動化儀器,並結合AI及大數據
根據陳柏翰透露,目前精拓生技的技術已經可以培養100種以上的癌別、測試100種以上的學名藥物,平均成功率達九成以上。
由於替身醫療技術需要相當大的人工,若有些許人為操作誤差,就會造成病人用藥預測上的不一致,所以精拓生技未來將會導入自動化儀器,來提升並且標準化整體實驗流程。並且為了彌補體內測試與體外測試的差距,精拓生技接下來也預計將結合AI及大數據,以增加預測病人用藥的準確率。
除了為癌症病人進行個人化精準藥物檢測之外,精拓生技也希望將觸角伸向不同領域,包括透過研究細胞治療,幫助癌症病人制定個人化癌症疫苗;甚至幫助藥物或保健品研發團隊,驗證他們所研發的藥物及保健品。
「我們可以預見的事情是,個人化的精準醫學是未來幾十年,不可避免的趨勢!」陳柏翰期待,能夠邀請各界發揮所長,一起幫助癌症病人努力奮鬥。
替身醫療將翻轉精準醫療!隨著替身醫療像齒輪般不斷向前邁進,未來人人皆可有自己的醫療替身,替身醫療將會掀起精準醫療的革命,幫助病人以替身測試療程,節省時間,更提高醫療效率!
活動時間:2021-09-25(六) 13:00 ~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