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的「互操作性」,讓價值實現無縫轉移!
區塊鏈資訊/張詠晴編譯
2018-10-09 07:15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這個名詞來自於一個術語,事實上在我們日常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奠基於「互操作性」。

 

本質上來說,互聯網本身是一個設備和設備之間通訊的標準,雙方在共同遵循某種協議的基礎上(HTTP、TCP/IP ,WWW),進行訊息的交流。

 

簡單來說,互聯網的「互操作性」就是用瀏覽器來上網、收發郵件等。

 

資產互操作性(Asset Interoperability)是什麼概念?

 

舉個簡單的例子,Bob現在在北京擁有房地產,想出售後在美國西雅圖買套房,在不考慮信用貸款的情況下,應該怎麼操作?首先需要把房產在中介機構掛牌,買家看好後再付訂金,雙方去房地產中心辦理過戶手續,稅款繳納完畢後,需要等1個月左右買家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然後賣家交房,買方付清尾款。然後,Bob再將人民幣換成美金(需考量外匯),在美國再走一遍購買流程。整個過程,即便一切順利的話,最少也要兩三個月時間。

 

但當資產(這個例子中是房屋不動產)使用證券化通證後,Bob只需要在證券型通證交易所,將北京房子對應的證券型通證出售,換取美國西雅圖房屋的證券型通證,整個過程在線上完成,只需要幾分鐘。

 

類似的資產兌換過程,就是資產的「互操作性」。價值的流通和轉移,將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

 

資產的訪問權限更加開放

 

跟「互操作性」一樣,「訪問權限」這個名詞也來自於一個術語,擁有對資產「訪問權限」的,即為合格投資人,就像對電腦系統有訪問權限的,即是系統中的註冊用戶。

 

Harbor的執行長Josh Stein一言以蔽之:「鎖定資本,而不鎖定投資者。」(「lock in the capital without locking in the investors.」)

 

個人投資者可以投資的標的更多元化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從某種角度來看,ICO這麼火熱的很大原因,是讓個人投資者參與到了早期創業項目的投資中,個人投資者的蜂擁而至,造就了市場的火熱,當然也由於其侷限性,而使泡沫迅速湧現。

  

可以預見的是,由於資產所有權可以被拆分到極其微小,實現「部分所有權」(fractional ownership)。證券型通證將會降低投資者投資某些資產(不動產、藝術品、高風險資產)的門檻,比如,投資者可以獲得帝國大廈之證券型通證的0.001%所有權。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當監管進入賽博空間——證券型通證不完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