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差在哪?一文讀懂Libra與Q幣、支付寶、比特幣的區別
王君衛/張詠晴編譯
2019-06-24 14:14

 

6月18日,Facebook如約發布了其區塊鏈項目Libra,一家世界級的互聯網巨頭不僅採納了區塊鏈技術,而且還發了幣,影響不言而喻。

 

Libra宣稱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476b3d7ee1ffa9f0c01d6b5e8b2de853

 

國外媒體均在互聯網版本頭版頭條進行了報導,幣圈的互聯網也給予了關注。中國互聯網巨頭,針對Facebook發幣評價:

 

WX20190622-132727@2x

 

如果說虛擬貨幣有很大的價值,那麼騰訊在10年前就推出的QQ幣算不算的上呢?

 

WX20190622-184007@2x

圖:以購買咖啡為例

 

乍看之下,確實感覺Libra沒有什麼特別的,但這次是3.0的Q幣:

 

WX20190622-184017@2x

 

從上表可以看到,主要在發行方、發行模式、價值錨、兌換、清算幾個方面存在不同。

 

Q幣時代

 

就是一種虛擬商品,由騰訊負責提供服務兌換和清算,對此的監管也較為完善:

 

在十年前,中國文化部與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網路遊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通知》( 文市發〔2009〕20號),制定了網路遊戲虛擬貨幣的監管規則;但在2016年,文化部發布了《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16〕32號),首次明確規定網路遊戲虛擬貨幣、虛擬道具不能兌換法定貨幣。

 

支付寶時代

 

難度更大了一些,因為事先支付寶的餘額數字與人民幣的1:1兌換,需接入銀行,負責難以實現(只能OTC市場買賣支付寶餘額)兌換,但清算權掌握的支付寶公司。但隨之有了監管:

 

2010年,中國央行發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2015年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43號)

 

比特幣時代

 

沒有發行方,只是基於區塊鏈的POW協議,而且也不需要用戶購買,只需挖礦(解答數學題),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比特幣的區塊鏈系統每10分鐘,會產生一個新區塊(算法的計算難度在不斷地被調節,以確保10分鐘間隔,現在難度特別大,導致挖一個比特幣的成本超過3000美金);每21萬個區塊,挖礦的獎勵減半,初始獎勵是50個bitcoin。

 

照此計算,大約在2137年,比特幣區塊鏈產生了6.72百萬個區塊,獎勵已經減少到比特幣系統的最小單位,1個satoshi;再往後,產生新區塊就沒有系統獎勵了,也就是說停止產生(增發)新的比特幣(這時,每個新區塊的獎勵就是所有交易的交易費,只有交易量越來越大,交易費就越多)。

 

經過計算,比特幣的區塊系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大約是2100萬枚。針對比特幣,中國央行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監管政策,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以下簡稱「《通知》」):

 

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但是,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Libra時代

 

有了三個層面的創新:一是發行方不是Facebook;二是可兌換的不是美元,而是一籃子貨幣;三是兌換方不是銀行,也不是Facebook,而是Libra會員單位;四是採用區塊鏈清算。

 

從用戶角度看,無論是Q幣,還是支付寶,充值後,其貨幣都是進入了銀行(這就需要騰訊或支付寶和銀行有簽約,並開立帳戶);

 

但Libra用戶不僅可以充美元(包括由穩定且信譽良好的中央銀行提供的現金和政府證券),充值後的這些資產,成為儲備資產,將由分布在全球各地且具有投資級信用評價的託管機構持有。

 

還有一點,並不需要銀行體系的參與。

 

後美元時代

 

銀行體系的薩諾斯當屬於央行了,先看美元時代是什麼樣的,最簡單的就是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如下圖:

 

fedbalancesheet.1536624038583

 

上圖可以看到,其資產突然變「胖」了,變胖的原因,一方面是買了大量美國國債,另外就是透過QE買了大量的金融「垃圾」。

 

不信,可以看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聯準會主要資產就是長、短期國債、黃金等,如下圖:

 

Screen-shot-2012-02-12-at-21.26.49

 

這裡可以看到,過去美元發行是建立國債基礎上,美元本質是美國國債掛鉤的代券。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須將美國人民的未來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聯準會,由聯準會來發行「聯準會券」,這就是「美元」。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人民銀行資產總規模為37.25兆元,其各項資產的額度及其所佔比例見下圖:

 

p2350224a78172516-ss

 

上圖可以看出,其中「債權」的比例,從不到4%暴漲到現在的接近30%的,而外匯儲備做錨的部分,則是從83%降到現在的57%。

 

這些「債權」,主要是央行透過各種公開市場操作如逆回購、MLF、SLF等,還包括再貸款、再貼現等操作,從商業銀行那裡得到的各種高等級債券。

 

不知不覺中,美國、中國的印鈔方式都已經滄海桑田。

 

Libra Coin的發行,與支付寶不同(支付寶是透過用戶「充值」,然後在用戶支付寶的帳戶顯示「餘額」),其是根據儲備——現實世界的有價資產(什麼資產有權作為儲備,由Libra協會決定),同時,Libra的運行並不需要銀行體系,但終究可能會捕獲全球的有價值資產。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一文讀懂Libra:與Q幣、支付寶、比特幣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