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的出現,會是曇花一現還是下一波浪潮呢?
零識區塊鏈-Nancy / 何渝婷編譯
2018-10-25 12:35

大規模裁員、募資受阻、數位貨幣歸零潮...儘管市場上已經頻繁出現「寒冬論」的論調,但人們對金錢的渴望卻依舊能被輕易喚醒。

 

自去年ICO(首次代幣發行)被禁止以來,其熱度持續下降,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ICO的活躍度下降已經接近90%,其中9月全球ICO規模甚至創下16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不過,ICO泡沫的破滅並不意味著區塊鏈的「吸金」之路被阻斷。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一種新型融資方式——STO(證券化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在業內掀起了一陣狂潮,吸引著一大批業內人士蜂擁而至。

 

下一個浪潮?

 

零識區塊鏈瞭解到,與ICO不同的是,STO是指在合法合規的監管框架下,進行通證的公開發行。可以簡單理解為,可將現實世界裡的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和黃金等實物資產轉變為鏈上的數位資產。

 

在不少人看來,STO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可對現有的各類資產進行Token化,將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並且可能於2019年開始爆發。

 

對於這種說法,金丘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前蘇寧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洪蜀寧接受零識區塊鏈(ID:zkchainnews)採訪時表示:「對資產進行Token化是資產證券化的一種具體實現模式,未來將成為趨勢,但目前的STO方式無法為其提供支持。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只有去中心化的發行機制才是真正的資產Token化,也就是無發行方、無需監管的資產證券化,具體怎麼樣去實現還有待創新,姑且可稱之為DSTO(Decentralized Security Token Offering)。」

 

曇花一現?

 

「未來兩年內,STO募資額度將達到數兆美元。」一位業內人士篤定的表示。事實上,STO已經成為了很多區塊鏈項目融資的出路。據零識區塊鏈(ID:zkchainnews)瞭解,隨著ICO遇冷,市場上很多項目的目標融資額呈遞減趨勢,但隨著STO受到市場熱捧,這種新型的募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產交易的流動性,縮短了融資週期。

 

對於這種現象,中倫文德陳雲峰律師告訴零識區塊鏈(ID:zkchainnews),STO之所以能成為很多區塊鏈項目的融資方式「新寵」,原因有兩點:首先,從技術手段上來說,STO能夠極大提高融資效率、提高資產的可信性和透明度,對項目本身的規模和條件要求較高;其次,從法律監管層面來說,暫時尚未有國家放寬有關發行證券類代幣的證券相關法律,STO模式是否會在政策上獲得支持仍然帶有不確定性。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STO 終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