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位貨幣市場的新寵兒,STO該如何定位自己呢?
盜火時戳/作者:袁曄/張詠晴編譯
2018-10-15 10:55

顯然,ICO已經成為歷史,STO(Security Token Offer)成為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點。

 

有人說,起因是V神為了挽回ETH價格探底191美元的頹勢(比照今年最高點1389美元),為了再造以太坊而提出的「新概念」。

 

STO是「Security Token Offer」的縮寫,意指證券型代幣發行,其目標是在一個合法的監管體系(比如美國SEC)下,進行Token的公開發行。

 

STO的前提是有監管,然後對發Token的項目,進行一系列的審核、調查。如:代碼的監督、審查其是否合乎規範、團隊背景調查、反洗錢調查、資產調查等,效仿的是企業的上市IPO流程。

 

STO必須有資產支持,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有價資產,一幅名畫、一間公司、一套房地產甚至知識產權的股票,都可以用STO作為代表。

 

Securitize、TrustToken、Harbor、Open Finance和 Polymath是目前STO平台的領導者,但這些平台尚處起步階段。

 

現在,美國的金融監管體系為STO的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有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其他監管機構對證券化代幣的監管,投資者可以投資項目代幣,據說在德拉瓦州,企業已經可以合法地透過STO發行代幣。

 

Token Soft今年發布的ERC-1404,將所謂「可程式化監管」,實現為立即可以被運行的代碼。但ERC1404只是在ERC20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函數:一個告訴轉帳者該筆轉帳是否合規,另一個負責解釋其原因,為程式化的「合規性」,留下了空間。

 

參照美國1933年的法律,STO放在美國這一成熟資本市場,一點都不新奇,一點都不刺激,僅僅是那斯達克、OTCBB、粉紅單(Pink sheet)市場後的一個補充罷了。

 

特別是按照Security發行(Reg A+、Reg D、Reg S)並受SEC監管的交易所交易流通,流動性不足會是最大的問題,而流動性是資本市場的「水源」。

 

STO既不想像ICO那麼草莽,那麼具有野性美,也不想像NASDAQ股票有那麼高的含金量,STO該如何定位自己呢?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盜火資本合伙人袁曄:STO只是美國證券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