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紅的STO究竟是什麼?
李虹含/張詠晴編譯
2018-10-17 09:50

近期的區塊鏈金融創新領域,妖孽頻出,新型融資、投資手段頻頻出現。風靡一時的穩定幣還沒有被討論太長時間,STO便橫空出世,佔據了各大頭條。

 

區塊鏈世界的創新速度,每一次都讓身在其中的參與者感覺應接不暇。才剛剛開始瞭解穩定幣究竟能帶給世界什麼樣的變化,STO便代替ICO,成為了具有公信力的新型融資方式。

 

那麼STO究竟是什麼?STO、ICO和IPO之間有什麼關係和區別?未來STO發展的前景在哪裡?是否又會成為機構割韭菜的利器?

 

STO究竟是什麼?

 

2017年,奠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等概念的新型融資方式 ICO,因超高收益而迅速竄紅。甚至有資深玩家為其編制了「 一幣一別墅」的美夢。「中國大媽」們紛紛入場,但更多的網友卻吐槽稱,ICO 太亂了,項目魚龍混雜,騙子橫行,隨意定價,圈了錢就跑。有鑒於ICO對市場造成的混亂和監管的缺失,多個國家政府,已經禁止開展ICO形式的融資活動。

 

然而新的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新技術,總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ICO被禁止後的不久,數位貨幣世界裡就誕生了一新名詞: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

 

在全球,STO正在逐漸成為私人資產證券化,以及風險資本融資的有效替代方式。

 

STO即證券化代幣發行,是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要求,進行合法合規的通證公開發行。STO是現實中的某種金融資產或權益,比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以及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轉變為鏈上加密數位權益憑證,是現實世界各種資產、權益、服務的數位化。

 

而STO之所以能取代ICO,是因為STO所代表的資產,已經存在於「現實世界」中。STO通常具有傳統證券性質,例如利潤分配、股利分配、投票權、資產抵押擔保債券等,並透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方式對外募資。

 

而ICO作為生態系統內的支付或流轉媒介,主要用於區塊鏈平台或生態系統中的購買商品或服務,僅具有虛擬貨幣性質和商業用途。換句話說,STO就像傳統金融和區塊鏈世界之間的橋樑。

 

STO介於IPO與ICO之間。一方面,STO因承認其具有證券性的特徵,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雖然STO依然基於底層區塊鏈技術,但能透過技術層面上的更新,實現與監管口徑的對接;另一方面,相對於複雜耗時的IPO流程,如同ICO,STO的底層區塊鏈技術,同樣可以讓STO更高效、更便捷的發行。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STO大爆發是通證經濟學的福音還是區塊鏈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