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數位錢包正是1993年的電子郵件!
橙皮書 / 譯者:orangefans / 何渝婷編譯
2018-11-29 09:57

越想越覺得,現在加密貨幣的錢包,有點像互聯網早期的電子郵件。

 

在電子郵件之前,人們通過寫信投遞到郵局進行通信,但通常要花好幾天的時間。後來有了電子郵件,你可以瞬間和全世界的人們進行通信。

 

在錢包出現之前,你可以通過銀行轉帳進行價值交換,通常也要花一些時間,如果是國際轉帳,時間更久。有了加密貨幣的錢包之後,你可以瞬間和全世界的人們轉帳,交換價值。

 

當然,你肯定會說,用戶哪有什麼向全世界的人進行轉帳、交換價值的需求?

 

在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這麼成熟的階段,我們想當然會覺得和別人進行即時通信是很自然的需求。如果回到電子郵件剛出現的時候,也許會有人覺得:用戶哪有什麼跟全世界的人進行即時通信的需求?

 

如果真的有重要緊急的事情,大部分也是跟你周圍有關係的人通信,那打個電話不就行了嗎?

 

但事實是,電子郵件只是開始。它從出現後一直都在發展,不論是自己的技術發展,還是催生了其他技術(比如IM,即時通信技術)的發展。到了移動互聯網時期,電子郵件發展的極致,其實就是微信。所以張小龍最開始是做郵箱的,後來做出了微信,也挺自然的。

 

如果我們思考下,從電子郵件到即時通信,這個變化其實挺難想像的。以前你習慣住在一個小村莊裡,周圍鄰里和你保持聯繫的,大概最多也就五六十個人。你不會去想為什麼我不能和其他地方的人進行即時的溝通和聯繫,因為你也不會有這個需求。但微信出現後,你手機裡有幾千個好友是很常態的事情。

 

相比小村莊裡的鄰里關係,這幾千個好友真的對你有用嗎?也許沒用,也許有用,但關鍵是人人早已習慣於此。人們並不需要思考這個事情。因為即時通信的成本已經降低到了幾乎為零的地步。它成了人人都在享有的基礎設施。

 

價值的交換也許也會如此。當交易的成本降低到幾乎為零的地步(現在你用微信支付,可能會覺得這個成本也是零,但其實交易的另一個隱性成本是「信任」),我們肯定也會從「小村莊」的行為模式,轉變成智慧型手機裡幾千個好友的新模式。

 

那個模式究竟是怎麼樣的?暫時我們在小村莊裡還很難想像。

 

因為這個想法,我特意去搜尋了電子郵件的發展歷史,於是就看到了下面這篇文章。現在把它粗略翻譯下,分享給大家。

 

結合這篇文章裡電子郵件的發展歷史,和互聯網的發展歷史,我看到了幾個有意思的數據:

 

  1. 1971年,ARPANET內部網路裡誕生了第一個電子郵件系統。5年後,也就是1976年,所有ARPANET流量中有75%是電子郵件。

 

  1. 93年,「electronic mail」一詞已經被「email」取代,一定程度能反應電子郵件的普及。於此同時,互聯網的另一個殺手級應用「瀏覽器」也在94、95年普及開來。

 

  1. 但互聯網使用量真正激增的階段,是從1997年的全球5500萬用戶成長到1999年的4億用戶。

 

從96年到99年,互聯網在這四年內誕生了大量的新產品、新公司、新事物:

 

  • 96年即時通信軟體ICQ成立,7個月後正式用戶達到了100萬。同時,全球互聯網首次轉播新年音樂會引來觀眾如潮,導致資訊公路堵塞

 

  • 97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元年,網易在這一年成立

 

  • 98年誕生了Google。ICQ被美國在線以2.87億美元收購,用戶數超過1000萬。而在中國,張朝陽創立搜狐、王志東創建新浪網、馬化騰成立騰訊

 

  • 99年,范寧在美國西北大學利用P2P文件共享技術推出一個叫Napster的服務,它可以讓大學生們相互交換MP3音樂。到2001年,Napster共吸引了8千5百萬註冊用戶,每月有30億首歌被共享。

 

所以如果我們要去看互聯網的歷史,電子郵件可能的確是第一個殺手應用。但其實在電子郵件之後,互聯網在當時迎來了更多璀璨絢爛的殺手應用,於是有了爆炸性的普及發展。

 

這些殺手應用包括了:瀏覽器、ICQ、搜尋引擎、門戶新聞、MP3下載等等。

 

所以,區塊鏈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呢。

 

電子郵件簡史

 

作者:phrasee

 

電子郵件這個概念,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第一個可以被稱為「電子郵件」的例子可以追溯到1965年。那時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上有一個名為「MAILBOX」的程式,你可以透過這個程式把一則消息留在電腦上,等別人下次登錄電腦的時候看到這些消息。這個系統挺有效的,但前提是希望彼此通信的人經常使用同一台電腦。

 

1969年,美國國防部門發明了ARPANET網路,然後發送了第一條從電腦到另一台電腦的消息。

 

消息看起來就像這樣:

 

 

1971年,Ray Tomlinson發明了電子郵件,他創建了ARPANET的網路電子郵件系統。

 

這個系統是在同一個組織的內部機器之間進行「幾乎即時」的通信,比如同一個大學內部、同一個政府部門,有點像局域網裡的郵件系統。

 

然後這個概念很快就開始普及了。隨著更多內部網路的出現,發送消息的協議變得越來越複雜。這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網路中從一台電腦向另一台電腦發送消息時,如何顯示這條消息的目的地是哪呢?

 

Ray Tomlinson想出了一個答案:透過「@」符號。這可能也是他對互聯網最持久的貢獻。

 

 

代表消息的地址在電子郵件裡被寫成了這樣: 「用戶名@電腦名稱」,這也是我們現在延續至今的電子郵件的寫法。

 

1976年,所有ARPANET流量中有75%是電子郵件。這種媒介非常有用,因此人們就開始意識到,應該在不同組織之間,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消息。

 

這種透過電子郵件從組織到組織進行通信的概念,也是互聯網本身出現的推動力。 

 

隨著組織間電子郵件通信變得越來越普遍,就需要有一個能夠儲存和組織這些電子郵件的軟體。於是現代email收件箱的前身,就慢慢出現了。

 

到了20世紀80年代,也就是互聯網誕生的嬰兒期,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已經開始聯繫世界各地的人們,電子郵件「托管」網站開始出現。

 

對於許多新用戶來說,電子郵件這種激動人心的新媒介,也是他們上網後接觸到的第一個實際應用。

 

到1993年,在人們的公共辭典中,「electronic mail」一詞已經被「email」取代了,因為互聯網電子郵件的使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美國在線(AOL)、Echomail、Hotmail、雅虎進一步發展了互聯網和電子郵件。他們投入了許多營銷的資金,讓更廣泛的受眾接觸到互聯網的好處。

 

在1990年代後期,互聯網使用量激增,從1997年的全球5500萬用戶成長到1999年的4億用戶。

 

到了千禧年之際,擁有一個電子郵件「地址」已經從奢侈/好奇變成了一種類似於擁有電話號碼的社會期望。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2018年的數字錢包正是1993年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