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白皮書發布的七年後,中本聰還說了什麼?
榮格財經/張詠晴編譯
2018-10-05 16:10

自從2008年11月1日凌晨兩點多,中本聰向全世界發出他的那封鼎鼎大名的電子郵件後,儘管中本聰在此後還是有發出過郵件,並參與網路上的討論,但他的身份卻一直是個謎。時隔多年後的2015年12月,他在Linux基金會的比特幣開發者社群中,發布了一封聲明。

 

在這封聲明裡,他「得意洋洋」的說:「Not this again.」(這次你們仍然沒有猜對)。

 

中本聰在他神秘的論文的「摘要」中這樣寫道:「本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透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線上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透過任何的金融機構。」

 

「雖然數位簽名(Digital signatures)在一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仍然需要第三方的支持,才能防止雙重支付(double-spending)的話,那麼這種系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我們在此提出一種解決方案,使現金系統在點對點的環境下運行,並防止雙重支付問題。」

 

中本聰指出:「該網路透過隨機散列(hashing)對全部交易加上時間戳(timestamps),將它們合併入一個不斷延伸的、隨機散列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的鏈條作為交易記錄,除非重新完成全部的工作量證明,形成的交易記錄將不可更改。」

 

「最長的鏈條不僅將作為被觀察到的事件序列(sequence)的證明,而且被看做是來自CPU計算能力最大的池(pool)。只要大多數的CPU計算能力都沒有打算合作起來對全網進行攻擊,那麼誠實的節點將會生成最長的、超過攻擊者的鏈條。」

 

「這個系統本身需要的基礎建設非常少。資訊只要盡最大努力在全網傳播即可,節點(nodes)可以隨時離開和重新加入網路,並將最長的工作量證明鏈條作為在該節點離線期間發生的交易的證明。」

 

另外,中本聰在這篇論文中重述了比特幣的五個主要特徵:

 

1)可以用點對點的網路解決雙重支付問題

2)沒有類似鑄幣廠那樣的第三方信任機構

3)使用者可以完全匿名

4)可以用「雜湊現金」(hashcash) 形式的「工作量證明」來製造新的貨幣

5)用於製造新貨幣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同樣可以用來預防雙重支付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十年前凌晨兩點多的那封電子郵件與世界的新進化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