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交易所入局區塊鏈,到底有何影響?
星球日報/秦曉峰/張詠晴編譯
2019-03-12 18:19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老牌交易所入局區塊鏈,到底有何影響?

 

首先是促進產業合規。

 

合規是傳統交易所進場的前提,反過來看,傳統證券交易所的入場,可能會推動加密貨幣合規化進程以及相關政策的出台。

 

傳統交易所本本身具有較強的資源以及人脈,可以遊說政府官員以及國會議員,轉變監管層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從業人員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華爾街已經有人開始推動加密貨幣的合規。換言之,正規軍進場,合規門檻或將淘汰草莽。

 

就拿近期美國SEC採取的禁令來說,其規定「任何交易所向美國居民提供服務時,需要透過平台加強監管,及時關閉那些違反美國法規進行操作的美國交易員的帳戶。」BitMEX 迫於當局壓力不得不關閉美國用戶帳戶,導致了交易量急速下滑。與 BitMEX 相反,美國合規受監管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日交易量呈逆勢成長。

 

BitMEX  與 CME 的不同境遇,一方面反映出合規化在加密貨幣領域的重要性;但同時,禁令出台的背後是否有相關公司活動的身影,我們不得而知。

 

其次,不少人認為,傳統投資者進場,將帶來新的一波牛市。

 

回看歷史,2017 年 12 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上線比特幣期貨合約,彼時比特幣應聲大漲,一度達到 2 萬美元。而CBOE和CME都是老牌的期貨交易所,也受美國SEC監管。

 

因此,最核心的還是合規性問題,一旦合規,則牛市可期。根據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Fundstrat Global Advisor 的研究主管  Thomas Lee 認為,一旦比特幣 ETF 獲得許可,預期的大量法幣資本湧入市場,不僅其價格將迅速做出反應,同時對於比特幣的風評將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老牌證券交易所入場也會形成示範效應,帶來更多的傳統金融機構競相入場。目前,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富達、花旗等在內的金融機構都不同程度參與到比特幣清算、衍生品開發和加密資產託管服務開發等市場建設中,甚至於一些互聯網巨頭(Facebook、Google)也開始了區塊鏈的探索。

 

目前整個區塊鏈技術仍然是不成熟的,比特幣的TPS是 7筆/秒,遠遠不能滿足一些商業需求(VISA是 2000 筆/秒);此外,整個加密貨幣市值目前也只有1300億美元(遠不及Apple公司市值)。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讓更多的人分享到區塊鏈的紅利,而這就需要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大型BAT公司入場。

 

不過,一些區塊鏈新創公司擔心,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會破壞區塊鏈固有生態,導致壟斷以及破產。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後來者有著「先天」的優勢(資金、技術、人才等)。但競爭不一定是惡性的,後來者同樣可以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進步,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同樣適用於區塊鏈的世界。對於區塊鏈新創公司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實力才是上上之策。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狼來了!傳統交易所爭相入局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