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STO,真正重要的是踏實地去做應用!
區塊鏈資訊/張詠晴編譯
2018-10-16 08:15

這個「冬季」溫度一天比一天低,青青韭菜越來越少。也不乏聰明人士不斷推陳出新,希望這些IBO、STO的新鮮名詞,有一些「回春」的作用。今天,就聊聊最近有點紅的STO。

 

本質就是希望有更多的韭菜

 

其實ICO也好,STO也好,本質上就是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下,降低使用門檻,提升用戶量的手段。

 

前一個階段,我們可以認為是眾籌,然後ICO、STO是更加高明的眾籌。門檻降低的主要手段有兩個:

 

傳統證券投資有各種審核,拿掉這些就可以更加方便地對比一下,股票開戶包括審核、實名驗證、風險評估等等,區塊鏈上的數位貨幣交易有一個私鑰、公鑰就可以了。

 

第二點必須要詳細說明:

 

比如說一副油畫,價格太貴了,炒得起的是極少數的人,正好這波人也都是精明得不相上下,賺錢並不容易。

 

怎麼辦呢?能不能讓韭菜進來呢?高昂的價格,韭菜無法承擔怎麼辦。要是能拆開賣就好了,油畫不能拆怎麼辦,那就發行數位貨幣,一個幣就代表擁有1%的所有權。哇,這可是重大的社會革命。

 

然而,一系列問題也因此出現了。

 

誰來保證你的一個幣就是擁有1%的所有權呢?如果這幅畫換了所有者呢?你還擁有這1%麼嗎?這裡實際上有一個誤解,就是很多人覺得自己有一個私鑰了,別人都不知道,就能夠證明擁有這1%的所有權。

 

不不,你擁有私鑰,只能證明區塊鏈上的一串數字是你的,但這一串數字是一隻貓、一隻狗,還是一個油畫,誰知道呢?誰來保證呢?這些問題很難解決。

 

所以各種「O們」如果只是想著,如何讓更多的「韭菜」進來,而不是將後面的問題都解決的話,也只能定義為割韭菜的行為。

 

而且,這些「O們」,瞄準的大部分都是不具備做出理智投資決策的人群,這樣真的好嗎?

 

拋開這些「O們」,我們該做些什麼?

 

這個寒冬,不是一個適合「玩概念」的時候。如果IPO不斷進步,且部分採用區塊鏈來提高效率,那還有STO的生存空間嗎?所以,重要的不是創造概念、牽強附會,重要的是真正的踏實做應用,做產業解決方案,讓更多的人受益於區塊鏈的技術。

 

這一點,像微軟、騰訊這樣的大公司,都有一些落地的嘗試,這都是良好的開始。讓我們用做產品的心態去做區塊鏈,不要總想著割一把。

 

農民革命,要真的分到了田、吃得飽、有衣穿,才會有更多的農民跟著做。不然也只是歷史長河裡的一朵小浪花。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韭菜嚴重短缺,STO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