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個國家加密貨幣仍不受監管,但這真的是好事嗎?
Captain Hiro/張詠晴編譯
2019-01-29 08:30

 

從今年1月15日開始,加密貨幣在馬來西亞被歸類為證券,這意味著它們屬於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的管轄範圍。未經監管機構批准而繼續營運的加密交易所或ICO,可能面臨10年監禁和最高240萬美元的罰款。

 

然而,這些變化也同時為該國的加密貨幣領域帶來了一線希望:據馬來西亞財政部長Lim Guan Eng所說,政府看到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對提振該國經濟的潛力:「財政部認為,數位資產及其基礎的區塊鏈技術有潛力在新舊產業帶來創新。我們相信數位資產可以為企業家和新企業提供另一種融資渠道,以及作為投資者的另一種資產類別方面發揮作用。」

 

新加坡

 

加密貨幣的地位:不屬於法定貨幣,不受監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去年11月份擴大了該國已有的監管體制,將某些加密貨幣納入其管轄範圍。央行對支付服務提供商實行了強制性許可制度,並要求它們根據其加密貨幣活動的性質和規模申請三種許可證中的一種。然而,新加坡金管局在此前曾強調,加密貨幣在新加坡不是法定貨幣,該機構沒有對其進行監管。

 

義大利

 

加密貨幣的地位:尚未被監管

 

1月23日,義大利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通過了一項針對區塊鏈產業的修正案,這似乎是義大利的首例此類監管舉措,該修正案將使義大利逐步成為區塊鏈導向型國家。參議院網站上公布的文件顯示,這項修正案提供了區塊鏈的基礎產業術語,如基於分散式分類帳技術(DLT)的技術和智慧合約的定義。

 

該文件還指出,區塊鏈驅動的數位數據記錄,將使文件在註冊時具有法律有效性。

 

當然,這項法令現在還需要義大利議會的進一步批准。

 

目前,就加密貨幣而言,該國還沒有現成的法規,不過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一直在制定一項旨在對義大利的加密貨幣使用進行分類的法案。有趣的是,該法令明確規定了「與數位貨幣使用相關的服務提供商」應如何以及何時向政府報告其相關活動,這意味著該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監管面面觀:深入瞭解世界各國是如何定義加密貨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