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F將祭出新規範,中本聰的願景要被毀了嗎?
作者:Michael J. Casey/共享財經/張詠晴編譯
2019-05-29 15:19

 

在監管機構和加密貨幣開發商之間無情的貓捉老鼠遊戲中,這些「貓」將加入一些強大的火力_這次是以全球聯盟的形式。

 

但如果你認為「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小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Laundering, FATF )即將推出的「瞭解你的客戶」(know-your-customer, KYC)合規標準意味著老鼠的末日,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5月22日,FATF向成員國發出指引,要求數位貨幣交易所執行類似與銀產業的KYC數據相似的運行規則,即數位貨幣交易所在相互轉帳時,也必須互相通報客戶資訊。)

 

FATF的這一舉措預計將於下月發布,如果有什麼影響的話,那就是它將促使項目方加快非託管交易所和其他工具的開發,使終端用戶更容易在受監管的中介機構之外,直接進行交易。

 

CoinDesk執行編輯Marc Hochstein上周解釋稱,新規可能要求交易所和其他託管實體,在允許透過其平台進行交易之前,必須獲得有關雙方的身份資訊,這些實體負責保管客戶的加密貨幣。

 

與FATF針對代理銀行(Agent Bank)的「旅行規則(Travel Rule)」非常相似,新的監管方法將得到特別工作小組成員機構的獨特權力的支持,如果它們被判定不合規,就有權將整個國家列入「灰色名單」(最終列入黑名單)。

 

當與歐盟即將推出的針對加密貨幣的AMLD5反洗錢規定相結合時,這個新框架讓人聯想起一個無所不有的加密貨幣交易全球體系,其中沒有一個用戶下落不明。

 

中本聰年代願景要被毀了嗎?

 

有自由意志主義思想的加密貨幣信徒會認為,這是一個可惡的監控系統,違反了比特幣賴以建立的抵制審查的原則。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新規則將成為客戶端處理交換的負擔。它很可能刺激產業整合,因為較小的參與者可能會發現合規成本過高。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在提交給FATF的一份報告中辯稱,新規定不切實際,將推動更多加密貨幣活動進入服務領域,使當局更難追蹤非法活動。

 

遺憾的是,這些規定還可能加劇「消除風險」的問題,即將發展中國家數十億身份不明的人,排除在全球金融體系之外。

 

但並不是所有的都失去了。在大多數國家,將加密貨幣本身置於自己的監管之下並不違法。而且,正如金融犯罪防制署(Financial Crime Enforcement Network,簡稱FinCEN)最近發布的指導方針所闡明的那樣,至少在目前,全球監管機構不會對自助保管錢包軟體的供應商,實施同樣的KYC要求。

 

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與FATF監管的、由受監管的客戶接收機構組成的生態系統平行,將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經濟體,即由控制自己加密貨幣的人之間進行對等交換。

 

如果你用Coinbase保存你的加密貨幣,你將不能從任何舊的比特幣地址,再發送或接收密碼,如果它已經通過KYC進程。一旦你把錢轉入非託管帳戶,你就可以自由地把錢寄到任何一個自己託管的地址,但如果你從未正式連結你的身份和地址通過受監管的實體,你無法交易Coinbase地址或由任何其他規範託管提供商之一。

 

不過,關鍵是,這種嚴格的監管框架,仍為中本聰的p2p支付系統願景留有空間。隨著更多的技術和業務模型開發工作的進行,這個系統仍然可以變得相當大。

 

事實上,新規則可能會促使開發人員,更迫切地解決核心技術和後勤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限制了採用自行保管的加密貨幣錢包。這些挑戰屬於安全、市場協調和監管許可入口這三個類別,這三個類別目前都顯示出重大進展。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觀點:比特幣的最佳使用案例是作為反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