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博弈為何?
鏈捕手/冒志鴻/潘宇波/張詠晴編譯
2019-01-24 17:44

 

如今互聯網中心化已似乎發展到極致,那推動中心化到達極致的原因有哪些?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封閉的中心化帳戶體系。前兩年互聯網思維很紅,很多公司都受啟發想辦法先大量獲得用戶,收集用戶的各種資料,再透過廣告或推廣來獲益。這也讓很多公司都排他性地搶佔用戶,想法設法把用戶盡可能地鎖定在自己的平台當中;

 

2)大量地重複造「輪子」,並用這些互不兼容的「輪子」來形成所謂的「競爭壁壘」。這其實嚴重違背了Internet(互聯網)和Web(全球資訊網)最初的精神,但如今這已成了最常見的競爭手段,結果就是我們手機上有10個不同的消息App、10個不同的銀行App、10個不同的電影App … 而它們的作用其實幾乎是一樣的,只是服務商不同;

 

3)無償或極其廉價地佔有本該屬於用戶自己的數據,不允許用戶遷移數據或製造各種障礙讓用戶遷移不便,盡可能佔用用戶最多的時間、注意力、頻寬等,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數據;

 

4)不遵守協議、不開放協議、或只部分提供協議來製造「開放」的假象。利用「開放」的假象來獲取用戶,用「不開放」的實現來增加用戶遷移難度和成本,把用戶鎖定在自家。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去中心化的代表力量_區塊鏈,它帶來的是應用再一次朝去中心化的趨勢發展。當然,就如同我們前面所說去中心化與中心化是相對,區塊鏈也是在互聯網和電腦技術不斷發展成熟之後才進化而成的,如果沒有近些年互聯網頻寬的飛速成長,電腦性能的飛速提升,區塊鏈不會得以發展壯大起來。

 

除了技術的發展,還有其他的因素和事件:一次次的用戶隱私數據大洩密帶來的巨大損失, Facebook等大公司對隱私問題的漠視,歐洲GPDR法案的執行等等,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再次意識到去中心化的價值。

 

DApps和區塊鏈的發展壯大,恰恰可以根治互聯網中心化壟斷的四大痛點:

 

1)統一的、自主的、去中心化的ID;

2)大量地重用「輪子」,而不是不斷再造;

3)數據完全屬於用戶, 用戶擁有自主權;

4)完整和全面的開放協議、盡可能保持向前兼容(不產生無謂的分叉)。

 

所以,DApps發展的前提,首先是自主個人身份,你的身份、關係、數據、資產...這些是你自己控制而不被其他人控制;其次是點對點的數位資產流動(數位貨幣以及其他)不需要中間人,不需要別人批准;然後還需要數據可遷移,你的數據你做主,允許讓誰用對方才能用。這些重要基礎在區塊鏈出現前實際上是無解的,但突破它們已是電腦技術接下來發展的關鍵。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多數人只知道去中心化,卻並不真正理解DApps